翻路书 | 2025跨喜马拉雅极限赛四大赛段图文解析
- Jade Cao
- 8月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作为中国西藏最具代表性的高海拔公路自行车赛事之一,2025中国西藏第六届跨喜马拉雅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2025 China Xizang Trans-Himalaya International Cycling Race)已于今日开赛。比赛于2025年8月7日至10日举行,赛事设有四个赛段,比赛距离420.58公里,转场距离636.4公里,总距离1056.98公里,途经林芝、山南、拉萨、日喀则四地,全面展现高原骑行的壮丽与挑战。本篇“翻路书”图文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每个赛段的路线安排、地形特征与战术看点,为车迷、观众及参赛者提供一份详尽的参考指南。
第一赛段:林芝 → 米林(128.8公里)


路线亮点
从林芝市出发,途经卧龙,沿G219国道向拉萨方向行进,首次启用的新线路为赛事增添了不确定性。
地形特征
起始海拔约3000米,后半程起伏明显,整体爬坡集中在最后三分之一。
冲刺点
设有两个途中冲刺点,分别位于67公里和110.6公里处。
战术预测
终点前3公里为100米海拔差的下坡,预计将以大集团冲刺收尾,冲刺手和突围选手均有机会争冠。
第二赛段:山南 → 贡嘎(109.2公里)


路线亮点
沿雅鲁藏布江峡谷前行,风景壮丽但挑战不小。
地形特征
起始海拔3560米,全程海拔逐步攀升,途中包含一段约100米的短距陡坡。
冲刺点
设于39.8公里和60.4公里处。
战术预测
后半程为70公里以上的起伏路段,突围集团有望形成并冲击终点,小集团冲刺可能决定赛段胜负,同时对总成绩排布影响显著。
第三赛段:拉萨城市绕圈赛(92.53公里)


路线亮点
从西藏博物馆出发,沿拉萨河绕行10圈,终点设在布达拉宫广场,极具象征意义。
地形特征
起始海拔3640米,整体海拔变化不大,终点前3公里为平坦路段。
冲刺点
设在第3圈和第7圈。
战术预测
大集团冲刺几乎是必然,冲刺手将在车队保护下争夺胜利,布达拉宫前的终点也将成为荣耀之地。
第四赛段:江孜 → 日喀则市(90.05公里)


路线亮点
从超高海拔的江孜出发,途经起伏路段,最终抵达日喀则。该赛段是赛事收官战,节奏紧凑、竞争激烈。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该赛段的完赛均速高达52公里/小时,展现出极高的比赛强度与速度。
地形特征
起始海拔超过4000米,前半程为缓下坡,60公里处迎来攀升近150米的陡坡挑战,坡顶海拔仍在4000米以上。
冲刺点
设在42.55公里处,位于缓下坡段中,可能成为突围集团争取时间差的关键节点。
战术预测
爬坡段将打乱主集团,形成多集团竞争格局。之后的急下坡可能使突围集团被追回,但领先优势较大的突围车手有望冲线夺冠,最终决定总成绩榜单。
这四个赛段不仅展现了西藏高原的自然风貌,也对车手的体能、战术和团队协作提出了极高要求。无论是冲刺手、突围者还是爬坡高手,都将在这场跨喜马拉雅高原极限挑战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整理编辑:Luc Moreau)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