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教练员——2019上海市业余自行车教练员培训班第三期圆满落幕
- Cassie Lyu

- 2019年12月30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7月29日

2019年12月28日至29日,上海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第三届业余自行车教练员培训班在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顺利举行,为2019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届培训班共招收来自上海、江苏、山东等地的10名学员,学员背景多元,既有退役自行车运动员,也有当前热门的平衡车教练员,以及体育公司从业人员。尽管职业不同,但他们都怀揣着相同的目标——获取专业知识、拓展资源、共享平台。这也是该培训班连续成功举办三届的核心动力。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课程内容丰富,共设置五门专业课程:
《自行车运动与营养》
由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崔小珠博士授课。崔博士结合在上海队及国家队的跟训经验,以实例讲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在自行车运动中的营养需求与注意事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

2019年上海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第三届业余自行车教练员培训班 《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特征与分析》
由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安民教授主讲。李教授以“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哲学思辨为引子,逐步引导学员理解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性,以及教练员在训练与比赛前后应关注的心理反应与需求。

2019年上海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第三届业余自行车教练员培训班 《青少年体适能训练》
由赵栋辉老师授课,赵老师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拥有多年体能教练经验。他以“为之准备、为之蓄能、为之训练、为之休整”十六字真言为核心,系统讲解青少年体适能训练的全过程,强调训练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自行车专项训练》
由前上海自行车队主教练刘茂讲授。刘教练以其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分享了教练员在实际带训中的关键注意事项,课堂气氛活跃,干货满满。

2019年上海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第三届业余自行车教练员培训班 《现场紧急救护》
由上海悦安健康促进中心医学顾问李叶晟医生主讲。李医生结合理论与实操,针对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讲解了急救知识与技能,并组织学员进行两人一组的实操演练,现场检验学习成果。

2019年上海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第三届业余自行车教练员培训班
所有课程结束后,学员需参加由协会统一安排的理论考核。只有通过考核者,方可获得由协会颁发的三级业余自行车教练员证书,实现“持证上岗”。这一考核不仅是对学员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讲师教学质量的反馈,也是对未来被训运动员的责任体现。

时间虽短,任务却重。各位讲师倾囊相授,力求在有限时间内传递最有价值的知识与经验。我们希望每位学员都能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为自行车运动贡献力量;更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自行车运动,将其发展为全民健身的重要项目。(来源:上海市自行车运动协会)



留言